大理寺一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96,人在贞观,科学破案,大理寺一哥,472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,只凭一個官位,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去争夺,而这些能争夺的人里,也一样分出三六九等。”

&esp;&esp;“如之前的林寺正……”

&esp;&esp;他看向林枫,道:“虽然有萧公为你保举,但因你人没在长安,而且……之前还有关于你的流言,使得一些官员都不看好你,所以你虽然有竞争的机会,但其实是排在最后一个等级的。”

&esp;&esp;“不过那也只是之前……”周贺林迅速转变语气,道:“现在林寺正你侦破了王少卿被杀案,立了功,还让高少卿都吃了瘪,这个消息一旦传出,相信同僚们对你的评价与印象,会有巨大的转变,到那时,你的竞争等级会直接升到第一个序列。”

&esp;&esp;“而这个序列里,之前只有我、长孙平安、侯亮三人,但现在我没有侦破王少卿的案子,已经没有机会和他们竞争了,所以……”

&esp;&esp;周贺林深吸一口气,道:“林寺正你真正的对手,只剩下长孙平安与侯亮。”

&esp;&esp;长孙平安……长孙无忌的亲戚,高履行之前就是为了长孙平安出的手,他确实背景深厚,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。

&esp;&esp;而侯亮……兵部尚书侯君集的儿子,官职是五品的金吾卫郎将,金吾卫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,以执御非违,也就是说,金吾卫算是治安体系的一员。

&esp;&esp;长安和宫中的很多案件,金吾卫都是能够直接参与的。

&esp;&esp;再加上侯亮又是堂堂兵部尚书的儿子,背景不弱,自然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。

&esp;&esp;“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,官场是拼背景的地方啊……也就是我经历特殊,否则还真的一点与他们竞争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
&esp;&esp;林枫确定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后,心中忍不住感慨了一句,他看向周贺林,感谢道:“多谢周县令告知。”

&esp;&esp;周贺林可以不告诉自己,就算告诉自己也可以不必这么详细,所以这明显是周贺林对自己的故意示好,林枫正值势力起步阶段,自然要接纳周贺林的好意。

&esp;&esp;“不过举手之劳,只希望能给林寺正些许的帮助。”周贺林见林枫明白了自己的示好,也便不再耽搁。

&esp;&esp;他向林枫拱手道:“既然案子已经结束,本官也该返回衙门了,一连五天都没回衙门,说不得积累了多少事情要处理,所以本官就不陪林寺正了。”

&esp;&esp;林枫笑着回礼:“周县令有公务要忙,我就不耽搁周县令的时间了,待以后有空,我亲自宴请周县令,周县令可千万别推辞。”

&esp;&esp;周贺林哈哈笑道:“一定一定,那我就等着林寺正的请帖了。”

&esp;&esp;说完,他深吸一口气,认真向林枫道:“林寺正,如果说这些人里,我输给谁最无所怨言,那就只有你,所以你一定要成功!”

&esp;&esp;言罢,周贺林不再迟疑,直接转身,带着衙役们大步离去。

&esp;&esp;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孙伏伽看到这一幕,这才缓缓出声:“周县令还是心怀坦荡的。”

&esp;&esp;林枫笑了笑,不置可否。

&esp;&esp;他转身看向孙伏伽,道:“孙郎中向戴尚书禀报完了?”

&esp;&esp;见林枫说起正事,孙伏伽点了点头:“禀报完了,戴尚书对你的表现十分震撼,他专门让我转告你,让你有空去刑部找他,他想知道更细节的地方。”

&esp;&esp;说着,孙伏伽不由笑道:“子德,你是不知道在我说出你那些精妙的谋划时,戴尚书有多后悔,他啪啪的拍着大腿,懊恼的说当时就该用强把你从大理寺抢到刑部,现在你的本事彻底藏不住了,他说就算他拼命,萧寺卿都不会放人了。”

&esp;&esp;听着孙伏伽的话,林枫也不由回想起几个月前,戴胄向自己发出邀请的事。

&esp;&esp;明明这些事,只是在几个月前罢了,在人生长达几十年的旅程里,几个月根本不算什么,但他却莫名的有种沧海桑田之感,就好像已经过去了几十年。

&esp;&esp;他知道,这是因为他在这几个月内经历的事情太多了,没有一天的空闲,大脑没有一刻的停歇,让他疲惫的觉得和过了几十年一样。

&esp;&esp;他笑道:“看来我得空,必须得去一趟刑部了。”

&esp;&esp;孙伏伽看了林枫一眼,点头道:“去一趟吧,这个时候,你最需要支持。”

&esp;&esp;林枫明白孙伏伽的意思,自己的背景全靠萧瑀戴胄他们撑着,自然要多走动。

&esp;&esp;他笑着颔首:“我会去的,魏公那里我也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校园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魔法战记-四叶骑士夏樱

青い国阳二

解禁欲(父女,1v1,H)

春水百合

只配满足他人性欲的玩具

??顶风作案当场被抓

【总受】里番游戏(双)

恰肉真香

绿醅(校园h)

粟熹